針灸推拿學專業于1984年創辦,是3044永利集团特色專業。2001年招收全日制針灸推拿學專科生,2007年招收全日制針灸推拿學本科生,2017年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資格。本專業擁有一支思想素質好、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學曆和職稱結構較為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4人,其中教授(含主任醫師)15人,副教授(含副主任醫師)27人,博士與碩士24人,此外,還聘請了前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邵湘甯教授為針灸推拿學專業特聘教授。近五年來,專任教師共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内的各級科研課題50餘項,在國内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收錄30餘篇,出版專著及編寫各類教材30餘部。學院有湖南省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1個、湖南省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1個和湖南省省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學校擁有4所附屬醫院、3所附屬中醫院、1所教學醫院、5個社區醫學實踐教學基地、實習醫院18所,擁有有高層次人才合作培養基地11家。3個針灸推拿學專業實驗室。教學設施齊全,圖書資料、儀器設備及培養經費等支撐條件堅實,能夠滿足針灸推拿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在針灸推拿學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與實踐基地根據職業醫師要求和針灸推拿臨床崗位勝任力,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注重課程體系與針灸推拿醫療實踐對接,确保臨床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同步、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同步;注重臨床實踐與醫德醫風、職業素養的培養,強化學生勤奮踏實、愛崗敬業工作作風的熔煉,将行業精神和文化素養、專業實踐融入教學各環節,實現了與職業發展的有效銜接。
針灸推拿學專業不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在以往的全國針灸推拿專業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2014年“皇甫谧杯”全國中醫院校針灸推拿臨床技能大賽中,我校獲得團體三等獎,學生組推拿手法單項的二等獎和三等獎,臨床教師組隔附子餅灸/拔罐單項二等獎;2016年全國中醫藥院校針灸推拿臨床技能大賽中,我校獲得團體三等獎,學生組腧穴定位單項的二等獎;2018年“慧醫谷杯”全國中醫大學生臨床能力大賽中,獲得推拿單項的第一名。

劉氏小兒推拿學針灸推拿學專業的特色學科,是劉開運教授在繼承和總結苗族祖輩同自然和疾病作鬥争的經驗上,不斷吸取中醫、苗醫精華,多民族跨文化交流中而逐漸形成。其獨特的學術價值、技法與突出的臨床療效,為我國傳統中醫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在我國中醫推拿學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認為我國小兒推拿主要流派之一。
2012年成功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批全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湖湘五經配伍針推流派傳承工作室”項目。2013年,“湘西劉氏小兒推拿”被列為湘西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産。2015年,“湘西劉氏小兒推拿”被評為湖南省第一批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2016年,湘西劉氏小兒推拿”被列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學院已有7屆共322名針灸推拿學本科畢業生,其中有54人考取了廣州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畢業生全國中醫執業資格考試平均通過率94.8%,平均就業率95.3%,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湘雅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湖南省民族中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來我院招聘應屆畢業生。畢業生以其專業知識紮實、操作技能娴熟、作風樸實而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為武陵山區中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