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仕筠,女,1963年出生,湖南花垣縣人,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會員,77779193永利學術委員會委員,3044永利集团教授委員會副主任,生物化學與免疫學系主任。
聯系方式:shijunwu2008@126.com
學習簡曆
1986年畢業于南華大學3044永利集团醫療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
2005年獲中南大學醫學碩士學位
2008年晉升為教授。
研究方向:醫學昆蟲生物化學與藥用價值研究
工作情況
吳仕筠教授長期從事教育教學與科研工作,由于工作較為出色曾獲得77779193永利第二屆師德标兵。在教學方面,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水平,曾獲湖南省衛生廳組織的教學錄像比賽一等獎,獲得3044永利集团教學一等獎6次,三等獎1次,被評為教學積極分子,立三等功1次。科研方面,在中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導師汪世平教授主持的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國家“863”重大專項、湖南省科技廳重大專項課題等項目的研究,以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醫學昆蟲生物化學與藥用價值研究,撰寫、發表相關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科技廳重大專項(子課題負責人)、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衛生廳、教育廳、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湘西州科技局科技項目共12項,校級科研課題1項,主持和參與校級教研重點課題各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二項(發明人之一)(國家知識産權局),發現美洲大蠊新基因6個(Parcxpwmw01至Parcxpwmw06),已由Genbank收錄。主編和參編教材、教參5本。
近年主持的主要科研、教研項目(列出10項)
1、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項目(No.201333)
《蟲類藥物黑胸大蠊水提取物體内抗氧化、抗腫瘤活性及其機制研究》(在研)
2、湖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項目((2013SK3149)
《湘西優勢蠊種、藥用昆蟲黑胸大蠊藥用價值研發》(在研)
3、湖南省科技廳重大專項,(No.2006SK1001)
《血吸蟲病防制關鍵技術的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6-2009
4、湖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No.10A097)
《湘西蜚蠊種群分布調查與防制策略研究及黑胸大蠊提取物抗氧化抗腫瘤活性研究》,項目負責人
5、湖南省衛生廳課題(No.B2007192)
《醫學昆蟲黑胸大蠊生物學特性觀察和生化成分分析》,項目負責人,2007-2010
6、湘西自治州科技局課題(No.2006CXZ08)
《湘西蜚蠊種群調查及蜚蠊藥用價值研究和生化成分分析》,項目負責人,2006-2008
7、77779193永利課題(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教通[2008]22号
《湘西蜚蠊種群調查及黑胸大蠊水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專業負責,指導教師,2008-2010
8、77779193永利校級重點教改課題,教通[2002]34号
《3044永利集团基礎課部現狀分析及建設發展規劃的研究》,項目負責人,2002-2004
9、77779193永利校級重點教改課題,教通[2010] 17号
《本科生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與教師科研相結合的研究與實踐》項目負責人,2010-2012
10、77779193永利校級重點課題,教通[2008]
《分子醫學技能》課程體系的構建與研究,主要負責人,2008-2010
近年主要科研論文
作者姓名
|
排序
|
論文名稱
|
期刊名
|
卷次、頁碼
|
吳仕筠
|
通訊作者
|
黑胸大蠊雌蟲提取物體外抗氧化活性初探
|
中醫藥導報
|
2011,17(5):80-82
|
吳仕筠
|
一
|
黑胸大蠊水提取物對離體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
國際醫學寄生蟲病雜志
|
2008.11
2008,35(6)
291-294
|
吳仕筠
|
一
|
黑胸大蠊若蟲免疫兔血清對美洲大蠊若蟲cDNA表達文庫的篩選及克隆分析
|
熱帶醫學雜志
|
2006,6(2):127-130
|
吳仕筠
|
一
|
黑胸大蠊氨基酸含量的測定與分析
|
中醫藥導報
|
2008,14(9):8-10
|
吳仕筠
|
一
|
黑胸大蠊免疫兔血清的制備與應用
|
77779193永利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08,29(5):104-107
|
吳仕筠
|
一
|
黑胸大蠊的形态學及顯微結構研究
|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
|
2008,17(8):14-16
|
吳仕筠
|
一
|
蜚蠊防制研究
|
實用預防醫學
|
2008,15(4):1292-1294、1308
|
吳仕筠
|
一
|
蜚蠊藥用的研究
|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
|
2008,17(9):7-9
|
吳仕筠
|
一
|
黑胸大蠊的實驗室飼養及發育生物學觀察
|
華中昆蟲研究
|
2006,6:229-236
|
吳仕筠
|
三
|
黑胸大蠊室内繁殖、發育的生物學特性研究
|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
|
2006 , 22 (10):913-917
|
吳仕筠
|
三
|
黑胸大蠊不同發育階段可溶性抗原特征分析
|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
|
2004,20(4):291-294
|
吳仕筠
|
四
|
Study on Soluble Protein Antigens Derived from Four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periplaneta fuliginosa
|
熱帶醫學雜志
|
2004,4(2):113-116、138
|
吳仕筠
|
五
|
美洲大蠊抗胃潰瘍作用的初步研究
|
熱帶醫學雜志
|
2006,6(12):1274-1276
|
吳仕筠
|
六
|
美洲大蠊提取物抗炎、鎮痛作用的實驗研究
|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
2007,2(2):140-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