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學生天地 >> 學風建設 >> 正文

曉岚寄語-不文藝,也可以當“文青”

是的,沒錯,不文藝也可以當“文青。”

本期《曉岚寄語》我們一起來聊聊文明青年這個話題。各位親們,當你在圖書館自習時,身邊來一句“主人,快接電話呀”,你怎麼看?當你正在教室認真聽課,突然聞到一股酸菜包子的味道,你怎麼看?當你在食堂排隊買飯,突然被後面的人插隊,你怎麼看?當寝室已經熄燈,室友仍在大聲的聊天,你怎麼看?

我想,以上均是在生活和學習中讓大家嗤之以鼻的現象,我們會評價這樣的行為,沒素質!不文明!那素質是什麼?文明又是什麼?

文明素質是一個人的語言方式、思想認識和行為舉止等與社會道德要求相一緻的程度。在當今社會各種思潮的碰撞下,我們有一些大學生标新立異,唯我獨尊,過分的強調自我,而忽視了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應有的文明素養,實在是太“任性”。曉岚老師認為,大學不僅是我們提升學曆,學習專業知識,謀求一紙文憑,将來更好就業的階梯,更是修身、養性,提高自身文明素質,不斷完善自我的一個過程。

怎樣才能做一個受人歡迎的“文青”呢?送你幾個“法寶”。

學會禮貌。見人笑一笑,熟人問聲好。有緣千裡來相聚,能成為師生、同學、朋友都是一種難得的緣分,通過微笑傳遞友善,通過問候拉近距離。這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第一步。

懂得自律。古語有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說的是不要認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不要認為壞事很小就去做。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帶早餐進教室、不注意寝室的衛生,看似是小“惡”,長期下去,這些壞習慣就會像蛀蟲一樣“侵蝕”你。同學生病時的一聲問候,班級籃球賽的一次加油,收獲新知的一次分享,都是小“善”。都會讓你收獲友善、收獲陽光,每一天都充滿正能量。

講究公德。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群體中,不是孤立和單一的個體。大學生的文明素質,尤為體現在公共場所。踐踏草地,亂扔垃圾,公共場所抽煙,不注意關水關電,無視公共道德,在校園裡談情說愛有礙觀瞻等現象,都是不文明,不講究公德的表現。良好的公共道德秩序,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維護。

内外兼修。當然,成為一個“文明青年”并非如此簡單。還有一個終極秘籍那就是“讀書”。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嗎?想!當然想!在我們還不能身體力行時,就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高爾基說過,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讀書使人明智,通過學習,我們豐富知識、提升涵養、啟迪思想,我們要努力做一個内外兼修,有文明素質的大學生“文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文明青年”并非一日練成,将文明變成一種習慣,将習慣變成一種态度,你就可以“文青”啦。

感謝77779193永利汪淑娟老師對本期《曉岚寄語》傾情供稿,我們下期再見。

上一條:曉岚寄語-就給ta陽光讓ta燦爛 下一條:青春因奮鬥而精彩

關閉